close

其實這台買來已經進2週了,主要是沒有太多時間跑外拍測試,平常工作量多,直到今天才把照片整理好,計畫以分3個章節的方式來介紹會比較好,第1個部份是外觀,第2部分是會比較偏向實際拍攝和作品,第3部份保留,還不知道寫什麼,反正到時候有東西就寫,沒有就算了。

我買的雙鏡組(14-42mm F3.5-5.6 / 45-200mm F4.0-5.6),當初的選擇是因為42mm實在不太夠用,至少要到80mm(相對於35mm底片機的160mm焦段)才夠,單買機身再配14-140價位不低,而且14mm焦段光圈才F4,所以就直接敗雙鏡組下去

雙鏡組盒裝

01.JPG

開箱後會有基本說明

02.JPG

實在塞得好密,這樣反而擔心運送途中的震動是否有足夠的緩衝吸震設計

03.JPG

我的大全套,除了裡面的配件外,我還加買了副廠電池、保護鏡、吹球、電子快門線、16G記憶卡

04.JPG

正面照

05.JPG

俯視照,從這邊可看出,Panasonic把常用的功能都放在轉盤上,而不是進入選單中再慢慢找、切換,操作上更接近專業單眼相機的風格

06.JPG

背面的按鍵相當直覺性的設計,有玩過單眼的看就大概了解7~8成功能,方向鍵Fn和左鍵則需要看說明書才能進一步了解

07.JPG

重點來了,其實雙鏡組的預算已經可以直接買台DSLR了,但就是為了觸控對焦功能選擇這台,市面具有觸控對焦功能的不是沒有,但多屬消費性機種,畫質受限於鏡頭無法有更佳水準,現階段也沒有別的選擇了

08.JPG

14-42鏡頭正面特寫,其實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小,應該是光學防手震模組和AF模組所致,根據以往的經驗,AF鏡用MF操作常常動一點,焦點就跑很多,所以MF很難調,這顆鏡頭的MF卻蠻好調整的,AF模式下焦距環沒有作用,隨便你怎麼轉實際的對焦仍由AF馬達控制,切到MF時,對焦環轉動時焦點改變的速度和純手動鏡差不多,甚至更慢,所以MF模式下很容易就找到焦點

09.JPG

俯視照

10.JPG

裝在機身上感覺,沒有考慮SONY NEX-5的另一個原因是機身和鏡頭比例有點不太適應,機身只比卡片機略大,但鏡頭卻相當粗壯,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,G2則是把重點放在減重,外型上還是像個單眼

11.JPG

鏡頭伸到42mm焦段的位置

12.JPG

再來是45-200mm這顆(正面照)

13.JPG

俯視照

 14.JPG

裝在機身上老實說就有點長了

15.JPG

伸到100mm焦段的長度

16.JPG

伸到200mm焦段的時候,有點像小砲的感覺,還好鏡頭重量不重,光線充足快門夠快的話,降低手晃失敗的機率,不過我這支鏡150mm到200mm的這區域焦段比較緊,不知有這鏡的網友是否也有相同的感覺,還是說我這支是單純個案?

17.JPG

手邊剛好有電子磅秤,所以就量看看囉,量機身的時候,內含原廠電池、記憶卡,肩帶

18.JPG

14-42鏡

19.JPG

14-42的遮光罩

20.JPG

45-200mm鏡

21.JPG

45-200mm鏡的遮光罩

22.JPG

說到這顆電池我不能不提一下,電子產品的電池基本上我都是買原廠品,續航力和耐用性比較沒問題,但這顆原店開價2500元,和筆電用的電池差不多,真是暈倒,買副廠電池回去裝上去開機後竟然會辨識非原廠電池,10秒內自動關機,完全不給拍,真是暈,還好另一個品牌的副廠電池有做一樣的晶片,只是續電力和原廠就真的有差

23.JPG

快門線,這應該是必敗的吧,夜拍或是慢速快門,腳架很好的話也許不需要

24.JPG

這張是用14mm焦段拍的,曲面變形的狀況相當輕微,4角光線不平均應該是我打光不當所致(小弟器材有限),因為後來用14mm焦段拍別的畫面就沒發現光線不均勻的問題了

25.JPG

這是在MF模式下,以鍵盤右下角的Enter鍵為對焦點

26.JPG

原圖裁切,MF對焦輕鬆準確

26-截圖.JPG

前面那張是用ISO 100慢速快門拍的,再來一張ISO 800比較一下

27.JPG

這張焦點對得比較前面,ISO 800的雜訊沒有想像中高,不是放大的話還堪用啦

27-截圖.JPG

其他實際拍的照片放在下一篇,要有時間能出去走走多拍些照片才能分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than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